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
[提要]  

打造中国“ldquo;北方锌都”

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

点评: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将诚信建设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严格科学的诚信管理制度;把企业诚信作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逐渐赢得了用户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和赞誉。

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由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非库博公司、赤峰红烨锌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赤峰金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赤峰白音诺尔铅锌矿、新巴尔虎右旗新鑫矿业公司6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总资产为13亿元,现生产规模为年生产锌产品11万吨,硫酸23万吨。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上缴税金7000万元。

公司的前身是赤峰冶炼厂,冶炼厂一期工程是“ldquo;八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最初设计规模为年产电解锌2.1万吨、副产品硫酸3.6万吨。近20年来,公司通过艰苦创业、改制脱困、改革创新、二次合资、三次扩建,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不破产、不转产、不停产、不裁员、不下岗、不减薪的改革和发展的成功之路,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同行业中唯一一家大型中外合资锌冶炼企业。

公司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 赤峰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为打造“ldquo;北方锌都”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企业诚信理念

“ldquo;认真做事,诚实做人,诚信做企业”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公司将诚信建设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内部建立严格科学的诚信管理制度;把企业诚信作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公司十分重视诚信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公司始终确保百分之百执行合同,每一份合同都要存档备案,方便大家查阅,赢得了用户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和赞誉。

企业诚信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诚信建设的关键是信用管理体系。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信用经济,诚信经营是企业持续发展、国民经济运行健康的基本保证。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以提高企业信用,增强抵御信用风险能力,已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公司于2007年设立兼职的信用(合同)管理机构,公司总经理为信用(合同)管理机构的主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包括财务、供应、原料、销售、人事等)兼职信用(合同)管理工作人员。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的具体制度,主要包括各项信用管理制度,如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管理制度、债权保障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法律顾问制度、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员工雇佣调查制度、诚信档案制度等。

公司把开展推动反商业贿赂和廉政建设作为重点。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蔓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毒化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坚决加以治理。一方面公司成立了党委纪检监领导小组,由控股公司派驻副总经理任组长,公司总经理任副组长;另一方面,成立招标办公室。通过招标比价,合理竞争,选用质优、价廉、适合生产需要产各种生产辅助材料及消耗材料,不但保证生产运行稳定,又杜绝贿赂行为,保证了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公司制定并执行员工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适用于公司总部及林东分厂的全体员工。要求员工学习公司精神及宗旨,践行公司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公司员工要发扬 “ldquo;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贯彻“ldquo;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实践“ldquo;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热爱本职,忠于职守,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自觉履行职业责任,注重工作效率。保护公司的合法利益。

企业社会诚信落实在实践

多年来,公司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始终坚持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2006年公司生产的“ldquo;红烨”牌锌锭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ldquo;内蒙古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公司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鉴定,被授予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初公司生产的“ldquo;红烨”牌锌锭成功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同时公司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第一批符合《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的8家企业之一。

公司每年都会定期召开董事会,坚持与股东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员工方面会定期的召开职代会,让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做到厂务公开、管理透明化,实现职工对企业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公司于2007年通过了质量(ISO9001)、环保(ISO14001)、职业健康安全(OHSAS18001)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及地方标准以及管理体系的要求,不断强化运行控制,始终确保各台各套治污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经赤峰市环境保护局监测站监测,污水和尾气均100%达标排放。地方政府、周围社区对公司的环境管理基本认可,未出现任何环境方面的投诉。

多年来,公司将公益事业摆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去年5“middot;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上至领导班子下至车间工人纷纷解囊,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0余万元人民币。此外,公司陆续资助贫困大学生9个,资助金额近16万元人民币,公司正积极努力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

版权所有:《企业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12008127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695号

网络运营:北京中企文创文化传媒发展中心

电话:010 68701918 6846787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1号楼519室

邮政编码:100048  E-mail:qiyeguanlizazhi@yahoo.com.cn

www.ceccec.cn